【军训剪影】汗浸戎装炼意志,情凝集体护家国

发布时间:2025-09-25浏览次数: 12

(学生通讯员 陈心如 刘慧敏)金秋九月,暑气渐消,宜春学院2025级新生军训在一片整齐的迷彩绿中即将落下帷幕。回望近两周的迷彩时光,新生从站军姿摇晃、叠被生疏,蜕变到正步铿锵、敬礼标准,也从陌生走向默契。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军训紧扣“炼自我、聚集体、植家国”核心,融军事训练、品格塑造与红色教育于一体,让他们在汗水中收获技能与成长,这场以“磨砺”为底色的青春历练,不仅推动学子实现个人蜕变,更凝聚集体力量、唤醒家国担当,

汗浸迷彩砺意志,突破边界焕新颜

“从前站10分钟就腿软,如今能顶烈日守军姿40分钟!”这是一名新生在军训中的真切感受。对个人而言,军训是一场直面挑战的“自我修行”:叠“豆腐块”时反复打磨棱角,从“松垮不成形”到“棱角分明”,练就精益求精的耐心;踢正步时校准步幅摆臂,从“步伐散乱”到“步幅统一”,培养严谨细致的态度;清晨准时集合、体能训练中咬牙突破极限,更让自律与坚韧慢慢融入日常。

不少新生曾因体能薄弱、动作生疏陷入焦虑,却在一次次练习中突破自我——有人主动找教官请教正步技巧,从“跟不上队列节奏”到“成为班级示范标兵”。军训后自律意识、抗压能力显著提升,曾经觉得“根本做不到”的事,如今都能咬牙坚持,个人意志在汗水中愈发坚韧。

协作同心筑合力,团结共铸强集体

“一、二、三、四!”嘹亮的口号声穿透军训场的晨光,裹挟着青春的锐气回荡在校园里。新生组成的方阵依次向前推进,数百双军靴踏在地面,踏出整齐划一的“咚咚”声。每一名新生都挺直脊背、目视前方,摆臂时肘部紧贴身体;踢腿时膝盖绷直,脚尖下压,离地高度几乎一致,整个方阵宛如一块移动的“绿色方块”。

在集体层面,军训更像一堂沉浸式的“协作实践课”。队列训练中,只要有一人步幅快了半拍,或摆臂低了一寸,整个队伍的整齐度就会被打破。这时,身旁的同学会悄悄用手肘轻碰对方,低声提醒“步幅再收一点”“手臂再抬高点”,甚至在休息时主动拉着同伴反复练习;拉歌比赛时,原本连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内向同学,也会攥紧拳头、涨红脸颊,跟着大家放声喊出拉歌词;回到宿舍整理内务,谁叠的“豆腐块”边角不整齐,室友会立刻凑过来帮忙捏压定型,分享“先压平再掐线”的技巧,你帮我捋平被面,我帮你摆正枕头,原本互不相识的个体,在这些细碎的互助里渐渐拧成一股绳,成了彼此信任的“战友”。

青春逐梦承使命,情怀厚植向未来

恰逢九月国防教育月,宜春学院将“组织新生观看国防公开课”作为军训中家国教育的核心环节,让新生们在沉浸式学习中读懂国防意义、厚植家国情怀。公开课上,专家通过高清影像、数据图表与真实案例,从我国国防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到新时代国防科技的突破成果;从边防军人坚守岗位的日常,到公民国防义务的具体内涵,层层深入地讲解国防知识,让抽象的“国防”变得可感可知。

当画面切换到高原哨所的官兵顶着暴风雪站岗、海岛驻军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护疆土的片段时,不少新生悄悄红了眼眶;当专家展示我国自主研发的航母、战机等先进装备,介绍科技强军的最新进展时,新生们的脸上满是自豪。公开课结束后,大家结合课堂内容与军训体验分享感悟:“以前总觉得国防是军人的事,现在才知道,国防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享受的和平生活,是无数人用坚守换来的。”“看到我国国防科技越来越强,我特别骄傲,以后要学好专业知识,说不定也能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新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国防是什么”聊到“青年能做什么”,家国担当的种子在讨论中悄然发芽。

军训时光虽短,却在宜春学院新生心中种下“自强、团结、爱国”的种子。从自我磨砺到集体凝聚,再到家国担当,这场青春“必修课”,正为宜春学院2025级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他们以更坚定的步伐,奔赴未来的人生征程。

责任编辑 陈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