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院务动态
我院开展劳动实践周系列活动

发布者:hxsw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6

(学生通讯员 陈心如 黎荣)为加强劳动教育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并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27日及56日至18日,我院开展为期2周的劳动实践周系列活动。我院22级、23级、24级全体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一)  实验室绿色化、安全化改造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提高同学们爱护实验室的意识,427日及58日,化学生物工程学院于理工楼实验室组织开展实验室绿色化、安全化改造活动。活动期间,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关于绿色化改造和安全化改造的重要性,帮助同学们树立实验室绿色理念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实验操作行为习惯,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等。同学们有序分配改造任务,将桌面上的各类实验器具归置整齐,试剂药品也被摆放得井然有序。实验室被同学们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同学们还仔细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还为我院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二)  毕业论文设计规划化培训

为帮助学生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能力,规范毕业论文格式,427日及512日,我院于二教楼教室展开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培训。本次培训由我院教师陈春林和刘万云主讲。陈春林和刘万云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展示了优秀毕业论文示例,围绕论文标题、前言、正文等板块,详细讲解了毕业论文的形式与结构。接着,老师们从学术论文分类、学术论文检索、学术论文布局与阅读、学术论文组成与撰写要求这四个角度讲解课程内容。老师们从四个角度出发再细分内容进行讲解,包括学术期刊的分类、学术论文检索网站、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等,同时老师们为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丰富同学们的相关知识储备。在讲解图书检索和专利检索时,老师们打开检索网站为同学们演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此次培训的开展,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切实帮助同学们掌握论文规范与选题要点,也表现出我院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

(三)  虚拟仿真实验

为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强化实践技能,427日,我院组织学生于理工楼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此次实验课程由刘紫英老师指导,22生工班全体学生参与。刘紫英老师首先指出虚拟仿真实验的要求以及本次课程内容,同学们使用虚拟仿真软件“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规模生产”进行本次实验课程。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对新颖的实验操作方式兴趣盎然,积极向老师提出疑问。课程最后,同学们顺利完成实验操作,本次虚拟仿真实验圆满结束。

本次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更加灵活的实验环境,同时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体现出我院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

(四)  教师编制面试模拟训练

为提升师范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与面试应变水平,56日上午,我院于二教楼教室开展教师编制面试模拟训练活动。此次活动由袁琳、金华、葛军英、赖晓艺4位老师担任评委,22化学班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伊始,老师阐述了模拟训练的重要性,强调“实战演练是提升教学技能的关键环节”。随后,参与学生依次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面试题目,展开20分钟的限时备课。准备结束后,学生依次上台进行模拟讲课,每人限时10分钟。讲课过程中,学生们充分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临场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团队逐一进行点评,从教学内容设计、语言表达、仪态仪表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面试场景演练机会,有效增强了其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还通过专业反馈助力学生优化教学技能,为未来教师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实践育人体系的完善。

(五)  化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训练

为助力学生直观理解微观分子、掌握三维构型图创建方法,熟练运用化学作业软件,提升专业素养,58日下午,我院在实训楼教室开展化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训练。本次训练由金华老师指导,22化学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之初,金华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WEBLAB Viewer软件,该软件主要用于化学结构三维构造的显示与建造。同时,金华着重阐述了该软件的应用方向,指出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可借助此软件向学生展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深化学生对有机物的认知理解。随后,金华耐心教授同学们如何在电脑上安装该软件。最后,金华亲自进行操作示范,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进行画图及文件操作。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也表现出我院拓展化学学科知识传播途径的创新意识。

(六)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为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深化专业知识理解,56日及58日,我院于二教楼及理工楼教室开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我院老师聂斌英主持,23级生物工程班全体学生参与。聂斌英从课程设计目的出发,阐述课程设计的核心目的,强调培养学生在资料查阅、流程设计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强化工程思维与系统观念的重要性。随后,聂斌英介绍课程设计流程,将方案选定、设备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等关键环节进行统筹讲解,并给出实际设计题目。最后,同学们根据老师设置的题目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老师进行打分。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推动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七)  气相、液相培训

为巩固加强学生对气相及液相色谱仪的了解和使用能力,57日及8日,我院于理工楼教室进行气相、液相色谱仪培训。此次培训由专业教师蓝松、刘春兰主讲,23制药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参加。培训伊始,两位老师分别围绕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基础理论展开系统讲解。接着,两位老师向同学们详细地讲解操作流程并对注意事项进行说明。随后,同学们依次完成标准溶液配制、仪器参数校准、进样测试,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老师们告诫同学们要保持严谨的科研思维,珍惜每一次做实验的机会,在反复实验操作中提升技能,积累经验。

此次培训不仅加强学生对于仪器使用的掌握能力,还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夯实基础。

(八)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及理论培训

为提升学生对药用植物的实践认知与应用能力,56日至9日,我院开展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活动。我院专业教师李君玲、彭秋玲、申秀丽、腾海艳带队,24级药学班全体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药用植物学的老师们带领同学们辨认和采摘植物,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课并随时做好笔记。老师们组织同学们把采摘后把药用植物集合摆放,让大家自主讨论,熟悉这些植物的名称和科属。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能更准确地辨别植物的差异,熟知植物的药用价值。

此次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还推动了我院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九)  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为加强专业知识教学,提升学生对制药工艺图的理解与应用能力,57日至9日,我院于二教楼教室开展工程制图课程设计课程。此次活动由我院专业教师李小港、周蓉主讲,24生物制药专业全体学生参与。课程伊始,老师们详细阐释制药工艺图的基本概念,介绍其包含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等内容。接着,老师们对工艺流程图展开深入讲解,并结合具体图纸示例,标注说明要点。随后,老师们向同学们介绍平面工艺布局图,并阐述其相关特点。最后,在管道布置图环节,老师们通过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如何绘制及解读。

此次课程的开展,不仅助力学生掌握制药工艺图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也推动我院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制药专业人才添砖加瓦。

(十)  科技长文档处理培训

为帮助学生提升科技长文档处理能力,掌握更多学术资源获取渠道的方式,59日上午,我院于二教楼教室开展科技长文档相关软件课程。本次课程由我院专业教师王春宝主讲,22药学班全体学生参与。课程伊始,王春宝通过现场演示详细讲解了如何安装EndNote这款应用程序。随后,王春宝对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的一些知名出版公司的历史、业务范围、出版特点以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进行了介绍,让同学们对学术出版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接着,王春宝分享了一些常用于学术研究的网站。最后,他向同学们推荐国际知名科学引文数据库SICScience Citation Index),提醒同学们可以访问相关文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

此次课程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同学们逻辑思维,提升同学们的专业技能,也为今后开展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  AI+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微视频制作课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接触和了解AI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59日至12日,我院于理工楼分析化学实验室开展AI+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微视频制作课程。此次课程由葛军英老师和刘春兰老师主讲,23级应用化学专业全体同学参与。课程伊始,葛军英和刘春兰为同学们阐明微视频的制作要求,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同学们自行组队进行对应的实验,分工合作完成微视频的制作。最后,每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作品,老师们进行依次进行打分和点评。

此次课程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还有助于推动我院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十二)  工程基本技能训练(金工实习)

为提升学生工程基本技能,512日至14日,我院开展工程基本技能训练(金工实习)。活动由专业教师詹太华和周伟华主持,24级生物制药班全体同学参与。实习过程中,老师为学生介绍了本次实习的目标,并指出本次实习主要是体会各种工具的使用,体会零件的制作过程,并介绍了手磨锯、锉刀、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紧接着同学们领取材料经过打磨、切割、打孔再用锉刀进行微调最后钻上螺纹后得到最终的零件。最后,老师为学生的各个零件进行点评打分,并提醒学生要多观察多使用工具,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对照,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再犯相同问题。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表现出我院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视。

(十三)  生物工程课程设计与制图大赛

为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技能,514日,我院于二教楼教室举办生物工程设计与制图大赛。本次比赛由我院教师温经柏、詹太华担任评委,22生物工程班全体学生参与。此次比赛的相关课题是柠檬酸、黄原胶、乙醇等产品的制备。各个小组依次上台进行PPT展示,并详细讲述小组的设计。随后,两位评委老师根据所讲内容进行打分和评奖。最后,两位评委老师宣布获奖名单并颁发奖状。

此次比赛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深化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有助于推动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十四)  CAD软件使用

为促进学生工程思维和标准化意识,427日上午、56日、513日及515日,我院于实训楼教室开展关于CAD软件使用的课程活动。课程由专业教师王春宝、李小港主讲,22级食品班和23级生物工程班全体同学参与。课程伊始,王春宝概括地讲述该课程主要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指出化工工艺图在工艺制造中的关键地位。接着,王春宝对如何使用CAD软件绘制工艺图向学生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提出绘制中的具体要求。此外,王春宝重点讲述了图层的概念并进行相关演示,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完成绘图工作。最后,同学们按照老师提出的绘制工艺流程图的具体要求按时完成了工艺图的绘制。

此次课程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高学生化工工艺图的绘制能力,掌握数字化设计的基本技能,也表现出我院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视。

(十五)  食品工程设计大赛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食品课程中的基本技能水平,强化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515日,我院于二教楼教室举办食品工程设计大赛。本次大赛由我院专业教师叶文峰、冷桂华和李秋江作为评委,22食品班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伊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演示。其中,他们详细阐述了杨梅罐头、可乐鸡翅预制菜等食品的工程设计方案,从原料选择、工艺流程、市场定位及工厂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展示。演示结束后,专业老师对每组方案一一点评和总结,肯定创新亮点的同时,针对工艺可行性、成本控制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最终,老师根据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和现场表现进行打分,并为获奖小组颁发荣誉证书。

此次大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设计能力,也为食品课程教学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

(十六)  “电燃初心,化育匠心”化学史中的科学思维风采赛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科素养,515日,我院于二教楼教室举办“电燃初心,化育匠心”化学史中的科学思维风采赛。此次大赛由专业教师朱凤、徐燕、彭全明担任评委,24级应用化学班全体学生参加。比赛过程中,各位同学按照分组依次上台展示作品,同学们活用AI辅助的视频制作,展示出一个又一个视频作品。最后,评委们根据作品和同学们的表现进行打分和点评。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科学思维,也为同学们今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十七)  微生物的艺术创作

为培养同学们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同学们对微生物的兴趣,57日至15日,我院在理工楼微生物与免疫实验室举办微生物艺术创作大赛。本次大赛由我院生物工程教研室王倩和刘紫英两位老师担任评委老师,23级生物工程班全体学生参加比赛。大赛伊始,王倩根据微生物艺术创作原理为参赛同学进行授课。随后,同学们开始有序地进行固体培养基的制作、包扎培养皿、制作不同颜色的染料和对目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等一系列操作,待一切准备完毕后,同学们在培养皿中绘制出精美细菌的图案。经过8天的耐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同学们将所准备好的微生物培养皿交于指导老师进行评审,老师们通过培养皿中的绘图以及同学们对作品的讲解介绍进行评选。最后,老师们为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

此次大赛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提升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展现出我院学子们团结协作、标新立异的良好学习氛围。

(十八)  药学产品设计及推介大赛

为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516日,我院于人文楼教室举行药学产品设计及推介大赛。我院药学教研室教师韩成云、尹培培、肖道安、闻永举担任评委,23级药学班全体同学参加比赛。比赛伊始,各小组向评委们展示成果,同时小组代表通过讲解PPT和放映产品的制作过程及广告宣传视频生动地向大家介绍产品的设计理念、成分和功能等。随后评委老师们对各小组进行点评,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韩成云公布学生获奖名次并由评委老师进行颁奖。

此次大赛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合作能力,也进一步丰富我院的创新型教学的内涵,更彰显出我院对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视。

此次实践周系列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展示同学们的劳动实践内容,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展显出我院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为我院后续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一审 牛玉清

图文二审 陶华蕾

图文三审 黄良辉

责任编辑 陈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