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公告通知
关于开展宜春学院 2026 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项目挖掘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hxsw发布时间:2025-11-15浏览次数:10

各教学院、相关职能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为备战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及挑战杯等两项国家级重要赛事,现决定启动宜春学院2026年大赛项目挖掘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聚焦早谋划、早部署、早培育的原则,以构建高质量参赛项目池、奠定大赛历史性突破基础为核心目标,打破临时抱佛脚备赛模式,通过提前近一年的系统化挖掘,整合师生创新成果、产业需求与校友资源,筛选具备创新性、可行性与竞争力的潜力项目,为后续培育、迭代和验证留出充足时间。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育与指导,打磨一批高质量参赛项目,力争在2026年相关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我校学子风采和育人成果。

二、挖掘范围与对象

(一)项目来源

1.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科研骨干)的重大科研项目、专利成果、横向课题等拟转化或正在转化的项目。

2.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各学院学科竞赛、专业实践中的优秀成果。

4.学生自主完成的创新性研究、发明创造、社会调研成果。

5.校友及在校生创办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实践项目。

6.往届大赛中具有持续培育价值的种子项目。

(二)参与对象

全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含2026年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五年之内的校友均可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团队成员参与。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队。

三、项目要求

(一)创新性:项目应体现前沿导向和学科交叉,技术或模式具有独创性、先进性。

(二)可行性:项目应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明确的落地应用场景和可操作性。

(三)成长性:项目应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价值或学术价值,有进一步培育和提升的空间。

(四)真实性:项目须为团队自主策划或参与的真实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四、工作安排

(一)宣传动员与初步摸排(即日起-1119日)

各教学院成立学院专项工作组,由学院领导牵头,分管科研副院长、学科竞赛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学工办主任等协同联动的专项工作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指定竞赛工作联络员。梳理近3年师生的高水平论文、专利、纵向和横向课题,形成待转化科技成果清单。挖掘有想法、有动力的学生和有热情、有资源的指导教师,形成师生双创人才清单。梳理地方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和校友企业资源,形成产业需求与校友资源清单。填写《宜春学院2026年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信息征集表》(附件),并会同专项工作组成立文件按要求发送至创新创业学院。

(二)专家座谈(1120-1128日)

1.邀请国赛专家,深入各教学院以座谈的方式开展项目挖掘动员会,通过专题讲座、项目交流等方式,对前期梳理的项目清单进行遴选,建成一个高质量项目库。

2.通过座谈,了解各教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赛事上的做法;各教学院对比赛的需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后续,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项目进行二次评审遴选,确定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库名单。针对入库项目,学校将根据项目特点和发展阶段,分阶段、分类别组织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专家辅导、模拟答辩等活动,进行精准培育。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教学院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声誉的重要意义,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广泛动员,深入挖掘: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将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指导优秀项目。全面发动学生,特别是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与热情。

(三)整合资源,强化指导:各学院要整合院内资源,为项目团队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鼓励跨学科团队合作。

(四)按时报送,保证质量:请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报送相关材料,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六、联系方式

(一)创新创业学院联系人

联 系 人:陈汉璠

联系电话:18770695706

办公地址: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F143

(二)校团委

联 系 人:甘点江

联系电话:18317952622

办公地址:大学生活动中心505

 

附件:宜春学院2026年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项目信息征集表.xlsx

宜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共青团宜春学院委员会

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