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宜春学院药学院副教授、硕导,博士,中共党员。其核心研究方向聚焦于食品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在该交叉领域深耕多年,形成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的研究体系。
一、深耕教学一线,育人成果丰硕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师,彭玲老师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教学根本,承担了《食品安全学》《食品专业外语》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课程设计中,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依托自身科研经验讲解食品行业前沿动态,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方式提升学生对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质量控制等核心知识的应用能力,深受学生好评。
在学生培养方面,彭玲老师累计指导60余名本科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从选题、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全程细致指导,所带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其本人也多次荣获“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此外,她还曾担任兼职辅导员与班主任,在思想引导、学业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关怀,先后获得“优秀兼职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方法,彭玲老师在宜春学院历次教学质量评价中多次获评“优秀”,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教改课题,推动食品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参与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助力优质教学资源的普及;凭借突出的教学成果,多次获校级教学成果奖,还曾在校级教学观摩竞赛中获奖。
二、聚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显著
彭老师始终以科研助力行业发展,围绕“食品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核心方向,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科研链条。截至目前,她已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市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
在学术成果输出方面,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国内外高水平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2篇为一区TOP)、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专利转化,主持参与授权专利6余项,为食品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方案。此外,2017年- 2018年,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全额资助,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食品营养专业开展为期一年的访学研究。访学期间,她融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食品营养系Dr. Chen研究团队,聚焦茶油热稳定性这一行业关键问题开展联合研究,还与该团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此后,彭玲老师赴广西大学攻读博士,师从王双飞院士,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未来她将持续聚焦食品可再生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交叉领域,探索食品行业“资源-环境-效益”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三、践行社会服务,赋能产业发展
除教学与科研外,彭玲老师还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凭借专业能力为地方产业发展与行业监管贡献力量。她先后担任江西省科技厅富民强县工程科技特派团专家、江西省宜春市质量监督局第一批标准化专家和江西省宜春市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在基层食品产业升级与质量安全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彭玲老师注重以产学研融合推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既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也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目标。
四、坚守党员初心,发挥先锋作用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彭玲老师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突出的工作业绩,她多次被评为宜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还获评“宜春市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
从教学育人到科研创新,从国际交流到社会服务,彭玲老师始终以“深耕食品领域、助力绿色发展”为己任,用扎实的专业能力与高度的责任感,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产业服务中持续贡献力量,成为宜春学院药学院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与科研工作者。
图文一审 梁骏楷
图文二审 陶华蕾
图文三审 王霏
责任编辑 陈心如